AD
首页 > 专题 > 正文

丰都职教中心开展东西合作劳模教育引领“大思政课”改革交流活动

[2023-12-05 17:18:40]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2月4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院长和曾昂博士、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校长冯梅等领导嘉宾前往重庆市丰都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东西合作·劳模教育引

      12月4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院长和曾昂博士、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校长冯梅等领导嘉宾前往重庆市丰都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东西合作·劳模教育引领“大思政课”改革交流活动,丰都县教委、丰都县总工会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劳模教育成功案例和劳模教育的经验,将上海市先进的国际化的职业教育理念,传递到重庆,汇集思想力量,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思政课程,提供一个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平台,促进院校和校校之间的横向合作和纵向交流。

上图:参观“善和”社会技能培训基地

下午三点,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院长和曾昂博士、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冯梅校长等领导嘉宾前往参观“善和”社会技能培训基地,丰都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校长熊天生从招收条件、操场、宿舍、教学楼、等基地建设情况做了详细地讲解。

随后,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院长和曾昂博士、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冯梅校长等领导嘉宾参观了“莹达汽修”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汽修部刘峻鹤老师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施进行了讲解。

本次座谈会由丰都县职教中心副校长余江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本次座谈会的所有议程。

熊天生校长向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冯校长一行,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针对学校发展规划“三产”协同,“三教”共生做了简单介绍。“三产”协同育才,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一产农业;打造实训基地,振兴二产工业;聚焦文化内核,提升三产旅游业;“三教”共生育人,强调的是教育,教学,教师。

上图: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书记、校长熊天生致欢迎词

交流活动当天,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与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签订东西合作·三校劳模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丰都职教中心副校长王成武作“三全育人——劳模教育”工作汇报,谈到“英模铸魂,匠心育人”,前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搞座谈互交流、签协议结对子等方式,实现高级院校给予技术指导、学术兜底的工作目标;后期计划打造大国工匠工作室,开设英模进师生党、团日课,开展英模大讲堂,制作思政视频包,创建在线课程等。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庞佳波从三个方面讲解劳模教育。一是为何坚持弘扬和传承劳模文化。她讲到,“人物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劳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精神基因”。二是怎样弘扬和传承劳模文化。她谈到,四大平台是劳模文化弘扬和传承主要机制,完善劳模工匠文化标识,设计工作站logo,推出劳模工匠文化宣传片和宣传画册,不断夯实劳模工匠文化底蕴,分别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总结学习劳模文化弘扬和传承典型做法及成果,劳模工匠劳动精神进课堂。三是未来如何弘扬和传承劳模文化。她表示,要做强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劳模工匠育人组织力;要做精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劳模工匠育人感召力;要做深研究课题,进一步扩大劳模工匠育人影响力。

左二为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庞佳波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院长讲话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校长冯梅讲话

丰都县教育督导评估中心主任田静向丰都职教中心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借鉴经验,抓住机遇学习;二是积极跟进实地取经学习;三是重视“大思政课”抓住契机,打造品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质量水平,带队学习。

 

为解决英模教育“远视症”问题,用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让先锋模范见得着、走得近、感受得到。12月1日,长江师范学院“千年和”英模教育团队和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万里行”劳模教育社团师生走进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导游员杨雪雁女士工作的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名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英模忆初心 学生展风采”访谈活动。

活动按照“献唱劳模主题歌曲、送致敬书法作品、朗读致敬词、访谈提问劳模、劳模心语撰写、劳模手模样本采集”六个环节有序进行。在访谈中,同学围绕“第一次担任导游讲解工作的时间、是否紧张,如何克服”“工作中遇到过最大的坎儿是什么、怎么度过的”“少年时期父母其有什么影响”“工作和家庭如何平衡性”等问题,从工作、生活、家庭第多方面了解杨雪雁模范。

通过本次访谈,杨雪雁模范在企业最困难时候的担当与责任,在导游岗位30年的坚守和过硬专业素养,在工作上的一丝不苟和平易近人都深深激励着在场的师生。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同时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激励更多劳动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深入开展劳模教育,实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育人目标。

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

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