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麦香翻金浪,建外田间收割忙。
学子俯身拾麦穗,汗滴入土笑声扬。
脚踏黄土背朝天,手握镰刀心向田。
体验农耕知辛苦,珍惜一米一粥餐。
麦浪金黄映笑脸,劳动歌声传校园。
收获喜悦满心间,成长路上绽新颜。
小麦覆陇黄,丰收已在望!濮阳建业外国语学校农作物试验基地的麦子熟了!6月1日上午8点,学校特举办“十里麦浪香,建外收割忙”收割麦子劳动实践体验活动。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历史传统。濮阳建业外国语学校德育处在马校长《三有三自主》德育模式的引领下,以《德育大课表》为工作行动指南,特为高学段年级学生开辟农作物劳动试验基地,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全体集合 风吹麦浪
旭日初升,晨风徐徐。同学们齐聚高中部操场,整齐划一,认真聆听杨飞主任强调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了保障本次活动的安全性,校医、后勤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传授割麦子的方法与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防护工作。
代表发言 乐学农耕
学生代表赵铖业发言
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风华正茂,奋力耕耘正当时”。
同学们,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而现在,很多人更是因为无休止的工作学习而忽略劳动。因为现代社会的影响,许多人废寝忘食,不用双手劳动,甚至都已忘了如何用双手进行劳动。热爱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美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真正地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能自觉的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从“绿我涓滴会他千顷澄碧”的焦裕禄。到“宁可少活三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再到现在的劳动模范们。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灌注着社会的精神脊梁,闪耀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五千多年的风霜雨雪中,我们用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从万里绵延的长城到璀璨世界的四大发明;从迤逦千秋的唐诗宋词到光耀后世的四大名著;从穿越崇山峻岭的呼啸而来的复兴号,到跨过碧涛云海的雄奇飞渡的中国桥;从蓬勃崛起的新兴产业,到稻浪翻滚的万顷良田,我们凭借着着劳动和智慧,一步步地丈量大地和天空的距离,终于创造出了自己的星辰大海。劳动者在创造着世界,劳动者也在创造未来。让我们热爱劳动吧,把我们的生命耕耘成一方丰饶而诗意的土壤,让劳动成为我们创造卓越人生的必修课!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没有劳动的艰辛,就没有收获的欢愉。今天正是我们放下手中的课本,体味劳动之乐的大好时机。让我们把青春挥洒在金黄的土地,让我们彼此的心与彩虹约定,让我们的心比阳光更加灿烂。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程晓晨老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体验劳动,感悟阳光”。
星河骛过,山陵浸远;岁月流逝,时光不语。时间是万物蓬勃最好的养料,一寸一光阴正在田埂中应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这是古人在诗经中辛勤劳作的吟唱;“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古人对劳动里创造丰收的礼赞;“无名的种子长满理想的穗,躬耕的少年收获梦想的笺”,这是新时代的我们对劳动耕耘的赞歌!
体验劳动,薪火相传。拨开历史的迷雾,当第一位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黑夜从此便不再蒙昧可怖,人类的火种从此代代相传,现在看来如此拙朴的劳动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人们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启了文明新纪元。
体验劳动,开拓未来。眺望历史的长河,每一个熠熠生辉的历史时刻,无不倒映着劳动者的身影。前人栽树,挥汗成雨。后人乘凉,眷恋好风光。劳动是人类智慧思想的不老源泉。从无产阶级携手反抗资本剥削开始,人民书写历史、劳动开拓未来,便成为跨越时空的不变要义。
体验劳动,不负青春。展望时代新纪元,劳动的重任再次予以少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番明月;少年时,照我满怀冰霜;少年时,应算平生肝胆。麦田盎然,便是劳动的答案。满腔热血,扬起青春的风帆。
从古至今,劳动永远是最朴实无华的事业,变得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他给予中华民族内在智慧,赋予时代少年不竭的精神力量,也支撑起每一位辛勤劳动者疲惫世界里的光荣梦想。今天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喜迎风吹麦浪,体验劳动,感悟阳光!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部史宏迅主任讲话
活动伊始,高中部史宏迅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收麦子不仅仅是一项农事活动,更是我们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挥洒汗水,收获喜悦,深刻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这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堂宝贵的成长课程。
校长开镰 师生共作
马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拿镰刀、握麦秆,亲自开镰,给同学们做示范,展示其中的技巧。孩子们认真倾听,摩拳擦掌间尽是对“一起趣割麦”的渴望。
麦田里,麦穗们在微风中向同学们招手,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试身手”了。随后,师生们一齐挥动镰刀开始劳作,老师们在劳动过程中耐心地逐一给同学们进行指导。
分组竞赛 善劳有方
同学们大多是初次尝试用镰刀割麦子,一开始都是小心翼翼,左手握麦秆,右手持镰刀,慢慢地割下一株株金黄的麦子。
在老师的指导下,动作逐渐变得熟练,速度越来越快,一株株麦穗被轻松割倒。
按照老师的分组,开始竞赛了!同学们更是“大刀阔斧”干起来,蹲马步低头弯腰,左手揽起一缕麦子,右手用镰刀溜着地皮,用力嚓、嚓、嚓,一镰一镰认真地割下麦子。
沉甸甸的麦穗,沉甸甸的收获,额头上的滴滴汗水,正是丰收最好的写照,只有亲身体会劳作才明白粒粒皆辛苦。
运送小麦 收获满满
在师生齐心协力下,随风而动的麦子都已被收割完毕,孩子们额上的汗水晶莹剔透,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无比。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学子如珩,羽衣昱耀。同学们按小组分工合作,将收割完的麦子运送到北门停车场进行晾晒。
运送途中,大家相互加油鼓劲,互帮互助,切身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让教育回归到自然、真实、丰富的生活中,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通过这次割麦实践活动,建外学子不仅学到了收割小麦的知识,还体验了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感恩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感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